学会期刊
      专题报道
      理事风采
      联系我们
  咨询服务

武术之乡走出来的“羊”博士——访养羊专家张英杰

发布日期: 2014-8-25 14:29:01 来源: 作者:

   

 

    张英杰教授出生于武术之乡沧州市的黄骅,是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北方山区农业技术工程中心副主任;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点负责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理事长;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专家;农业部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草食动物科学、今日畜牧兽杂志编委。 
    苦心钻研终成正果
    张英杰教授主要培育河北小尾寒羊和无角道赛特羊。据了解,河北小尾寒羊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主要产于河北省种羊基地。纯种小尾寒羊是由山东鸿远牧业牛羊驴繁育基地调拨过去的,特点具有早熟、多胎、多羔、生长快、体格大、产肉多、裘皮好、遗传性稳定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无角道赛特羊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和耐热及适应干燥气候等特点原产于大洋州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该品种是以雷兰羊和有角陶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羊再与有角陶赛特公羊回交,然后选择所生的无角后代培育而成。张英杰培育出的肉羊出肉率高达35%,屠宰率达50%。  
    甘受“羊罪”的羊博士
    除此之外,张英杰教授正在研究羔羊育肥产业,采用棚子规模养殖,每天成本3元左右,平均每只收益150元,2-3个月便可增肥出栏,实现了养羊的快进快出。  
    选择畜牧专业养羊,大多在贫困的地区养羊,与农户同吃同住,特别是现在粗放模式的养殖模式带来养殖技术的推广的难度大,往往需要比平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需要更多的毅力。在大多数人看来,是脏活、累活,是不入眼的辛苦活。但张英杰选择畜牧专业,还是一干就是二十几年,他告诉我们虽然清苦但自己十分快乐。
    张英杰教授经常被邀请去做学术研究、讲座、养殖知识培训等,有时候经常是面对面的为农户解决问题。他告诉我们,面对农户时有问题的一有时间他就尽力给予帮助,因为毕竟都不容易,有钱人也不会去养羊了,为了更好的帮助农户,手机经常是24小时开机,培训到哪就把手机号码告诉大家。  
    张英杰教授清醒的记得有一次,那是夜里三点多,正在酣睡中的张教授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起,原来是一家养羊的农户自己的羊难产,眼看着自己养了半年多的羊奄奄一息心里甚是着急,想到为他解决难题的张教授,情急之下打了电话。张教授听到情况后一时间睡意全无,电话指导着农户进行各项工作,最后救活了小羊,才放下心来,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张英杰教授特别喜欢钻研养羊难题,也乐于帮助农户,刚结婚没多长时间他便下乡去进行了自己的工作,就这样大家都说他是“甘受羊罪的羊博士”。  
    养羊圈里的“音乐家”
    当记者问到张英杰教授平时有什么爱好时,张英杰打趣道:“你不会以为我是个书呆子吧?别看我是个博士后,但我可不单是个书呆子,我可是很有音乐天赋的。”他很早就会吹笛子、葫芦丝等好几样乐器,以前工作中住在农村,没有电,他们就几个人坐在一起,聊天或是自娱自乐吹上一小段,就因为这自己还自编了不少曲目呢,葫芦丝曲目《江南好风光》便是他的得意之作。

  
    为羊坚守二十载,乐在其中
    谈及养羊未来产业发展张英杰信心满满:养羊产业虽然在整个产业中属于相当落后的粗羊模式,相对国外技术落后10-15年左右,但这是一个发展方向,近30年来,我国羊只养殖数量增加了l倍多,超过了世界同期的增长速度。特别是我国近1 0多年来羊只数量增长更快,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对羊制品需求量的增加,羊肉将以其特有的高营养、低胆固醇及良好的医疗保健养生作用,备受消费者欢迎。当然,随着需求量得增加,散户养殖将不再适应发展需求,规模化养殖俨然成为大势所趋。  
    干一行,爱一行。正是这一养羊的爱好支撑着张教授畜牧养殖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张英杰教授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已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十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羊生产学” 教材及著作16部。曾获得“河北省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第六届河北省青年科技奖”、“河北省‘双十、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杰出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